轻质碳酸钙的产品描述;轻钙是轻质碳酸钙,又称沉淀碳酸钙,简称轻钙,是将石灰石等原料段烧生成石灰和二氧化碳,再加水消化石灰生成石灰乳(主要成分氢氧化钙),通入二氧化碳碳化石灰乳生成碳酸钙沉淀,经脱水、干燥和粉碎制得。或者由碳酸纳和氯化钙进行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,经脱水、干燥和粉碎制得。
轻质碳酸钙的沉降体积为2.4-2.8mL/g。普通轻钙的颗粒在充分分散开来的情况下呈枣核形,长径约5~12μm,短径为1~3μm,平均粉径为2~3μm。但由于末经过表面处理,在轻钙生成并经脱水、干燥后,往往众多粒子凝聚在一起形成像葡萄嘟噜一样的团粒,因此在国标中对轻钙的质量要求仅仅是从125μm 和45μm筛余物上来判断,并没有直接反映出真实的粒径大小和分布。
轻钙粒度比重质碳酸钙小,吸油量比重质碳酸钙大,价格比重质碳酸钙高。他们都是乳胶漆中常用的填料,最好搭配使用。 轻钙在沉降方面好些,但吸油量大于轻钙,价格一般也较重钙贵些,尽管但稳定性方面不如重钙,但还是具备稳定性的,即使是外墙漆,其应用量也是很大的!
通常用作填料,广泛用于人造地砖、橡胶、塑料、造纸、涂料、油漆、油墨、电缆、建筑用品、食品、医药、纺织、饲料、牙膏等日用化工行业,作填充剂起到增加产品的体积,降低生产成本。
轻质碳酸钙是以石灰石为原料, 并可以用于牙粉、牙膏、化妆品等日用化工制品中,还可以用于有机合成。
轻质碳酸钙的形状根据碳酸钙晶粒形状的不同,可将轻质碳酸钙分为纺锤形、立方形、针形、链形、球形、片形和四角柱形碳酸钙,这些不同晶形的碳酸钙可由控制反应条件制得。轻质碳酸钙按其原始平均粒径(d) 分为:微粒碳酸钙(5μm)、微粉碳酸钙(1~5μm)、微细碳酸钙(0.1~1μm)、超细碳酸钙(0.02~0.1μm)、超微细碳酸钙(0.02μm)。
是将石灰石等原料段烧生成石灰(主要成分为氧化钙)和二氧化碳,再加水消化石灰生成石灰乳(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),然后再通入二氧化碳碳化石灰乳生成碳酸钙沉淀,最后经脱水、干燥和粉碎而制得,或者先用碳酸钠和氯化钙进行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,然后经脱水、干燥和粉碎而制得。
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。轻质碳酸钙的沉降体积:2.5ml/g 以上,比表面积为5m2/g左右。轻质碳酸钙颗粒微细、表面较粗糙,比表面积大,因此吸油值较高,为60~90ml/100g 左右。
成分结构
一、化学式 : CaCO3 结构式
二、分子量 : 100.09
三、结晶形 : 六方晶系
四、比重: 2.7
五、折射率:1.46~1.65
六、CAS: 471-34-1
七、结构式 如图
轻质碳酸钙的规格
200目,325目,600目,800目,1250目,1500目,1800目等
轻质碳钙的生产方法
轻质碳酸钙的生产方法有多种,但在国内的工业生产的主要是碳化法。
1)碳化法
将石灰石等原料煅烧生成石灰(主要成份为氧化钙) 和二氧化碳,再加水消化石灰生成石灰乳(主要成份为氢氧化钙),然后再通入二氧化碳碳化石灰乳生成碳酸钙沉淀,最后碳酸钙沉淀经脱水、干燥和粉碎便制得轻质碳酸钙。
2)纯碱(Na2CO3)氯化钙法
在纯碱水溶液中加入氯化钙,即可生成碳酸钙沉淀。
3)苛化碱法
在生产烧碱(NaOH) 过程中,可得到副产品轻质碳酸钙。在纯碱水溶液中加入消石灰即可生成碳酸钙沉淀,并同时得到烧碱水溶液,最后碳酸钙沉淀经脱水、干燥和粉碎便制得轻质碳酸钙。
4)联钙法
用盐酸处理消石灰得到氯化钙溶液,氯化钙溶液在吸入氨气后用二氧化碳进行碳化便得到碳酸钙沉淀。
5)苏尔维(Solvay)法
在生产纯碱过程中,可得到副产品轻质碳酸钙。饱和食盐水在吸入氨气后用二氧化碳进行碳化,便得到重碱(碳酸氢钠)沉淀和氯化铵溶液。在氯化铵溶液中加入石灰乳便得到氯化钙氨水溶液,然后用二氧化碳对其进行碳化便得到碳酸钙沉淀。
轻质碳酸钙的粉体特点
a 颗粒形状规则,可视为单分散粉体,但可以是多种形状,如纺锤形、立方形、针形、链形、球形、片形和四角柱形。这些不同形状的碳酸钙可由控制反应条件制得。
b 粒度分布较窄。
c 粒径小,平均粒径一般为1-3μm。要确定轻质碳酸钙的平均粒径,可用三轴粒径中的短轴粒径作为表现粒径,再取中位粒径作为平均粒径。以后除说明外,平均粒径,即指平均短轴粒径。